为进一步加强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等文件要求,推进湖北恩施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8月17日,湖北恩施学院选派9人前往清华大学参加新高教集团与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联合主办为期5天的“积极心理学教师训练营”。此次高规格培训汇聚了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的顶尖学者团队,为学校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革新注入前沿理念与实践动能。
作为国际积极心理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担任本次培训的核心导师并在开班仪式上致辞。他将西方积极心理学理论与中国文化底蕴、社会现实需求深度融合,以生动案例阐释积极情绪激活、心理韧性培育等核心概念,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参训老师构建起系统的理论框架。樊富珉教授凭借几十年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经验,通过现场互动与案例解析,指导如何引导大学生发掘品格优势、构建幸福能力;李焰教授则聚焦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整合,从叙事疗法的角度切入,分享了在工作中怎样使用“看见的力量”,为传统的危机干预注入积极的力量。
此外,张平、吴卫国、阎博、赵昱鲲、刘丹等专家也各结合自己的研究,带来了精彩的专题分享。他们以不一样的视角展开,围绕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实践应用以及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具体落地等内容展开讲解,让参训教师们获得了多维度、全方位的知识滋养。
本次培训创新采用“理论奠基 + 实践演练 + 团体辅导” 三维模式,既有学术高度的理论阐释,又有沉浸式的分享与讨论,更通过团体互动让学员亲身体验积极心理技术的应用效果。这种知行合一的培训设计,有效提升了教师团队将积极心理学融入教育实践的能力。对于湖北恩施学院而言,此次培训是深化“以学生为中心” 教育理念的重要实践,更是践行集团 “强一线行动” 的具体举措。通过系统学习,教师团队将推动积极心理学课程改革,改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偏重问题解决的惯性模式,转向培育学生乐观、坚韧、创造力等积极心理品质。这一转变不仅能从源头预防心理问题,更能助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深度契合新高教集团 “让每一位学生获得职业成就和人生幸福” 的初心使命。
未来,湖北恩施学院将与清华大学持续合作,通过心理测评、数据跟踪和科研反哺,构建“数据共享、优势互补、成果共生”的合作模式,并将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课程开发、活动设计、文化营造等方式,让积极心理学理念渗透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持续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心理生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职业成就和人生幸福。
来源| 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统筹| 朱 园
编辑| 晋英然
审核| 于 超
签发| 陆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