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恩施学院一场以“双高聚力·十载荣光”为主题的教师沙龙温馨举办。没有繁琐流程,不见刻板发言,唯有欢声笑语与真诚对话,生动体现了学校“以父母之心育人”的办学宗旨。生动诠释“以教学为中心”的理念,润物无声的体现尊师重教的氛围。
尊重,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
教育的基石是尊重。在恩施学院,这份尊重体现在对教师个体价值的充分认可。沙龙伊始,AI漫画签到巧妙地将每位教师转化为“Q版教授”,让老师们会心一笑:“一进门就被学校宠成‘宝’。”
更深层次的尊重,是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教师视为发展同行者。马凤余校长与教师围坐畅谈,认真倾听一线声音。从教学改革到数智校园建设,教师们的建言被郑重记录、现场回应,并纳入“十五五”规划。这种平等的对话机制,让教师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主角。
支持,贯穿于成长的全过程
学校深刻理解,支持教师就是投资未来。为帮助新教师实现从“行业专家”到“优秀师者”的转变,学校提供“一站式”服务,从人事、科研到教学全面支持,真正做到“拎包开课”,这正是学校恪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职业成就和人生幸福”初心使命的延伸——只有先成就教师,才能更好地成就学生。
对于骨干教师,学校则围绕“地方性、应用型、开放性”的办学定位,积极搭建成长平台。无论是整合附属医院资源打造“临床-教学-科研”一体化平台,还是构建攻坚型学术生态圈,目的都是为了赋能教师,彰显学校举“数字”旗、打“健康”牌,走高质量应用型发展之路的决心。
愿景,凝聚成共同的前行力量
沙龙尾声的“时光信封”环节,教师们写下对未来的期许,与学校立下共同成长的契约。这寓意着个人发展与学校愿景的深度融合,呼应了“正德至善、为学至精”的校训精神。
马凤余校长强调,“双高”教师是学校迈向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最强引擎”。学校将持续深化教师发展体系,聚焦高质量就业与学科建设等目标,努力为教师创造更优环境。这彰显了学校扎根恩施、服务基层,凸显“民族”特色,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应用型发展之路的战略定力。
结语:最好的教育,始于被点亮的师者
一场沙龙,见微知著。湖北恩施学院用行动证明:唯有真心实意地重视教师、关爱教师、成就教师,才能汇聚起立德树人的磅礴力量。 在这里,教师不仅是用知识照亮学生的园丁,更是被学校用心呵护、点亮的最美风景。
来源| 教学质量保障中心
统筹| 万希羽
供稿| 杜 娟
编辑| 翁司倩
审核| 于 超
签发| 陆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