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学者”张泽洪教授莅临学校讲学
来源:科技学院
图文:科技学院
发布日期:2013-10-11

讲座现场

张泽洪教授作田野调查理论与方法讲座
本网讯(记者 钟平鹏/文 向锦涛/图)10月10日,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我校民族学楚天学者张泽洪教授在科技学院三楼会议室作了一场“民族学、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理论和方法——以西南地区为例”的专题讲座。民族研究院雷翔教授、法学院党委书记刘伦文教授、体育学院院长倪东业教授、法学院副院长曹召胜以及相关专业老师和研究生聆听了讲座。
张泽洪首先就民族学、人类学、田野调查等专有名词进行了分析,他比较了中西方田野调查方法的形成与发展情况,并强调实地调查是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生命力和学科发展的基本动力。“田野调查主要有准备工作阶段、实地调查工作阶段和整理分析阶段三个阶段。”他在谈及民族学田野调查研究方法时说道,研究者在进行实地调查时,首先要注意所选择社区的典型性,其次是确定调查主题和范围,拟定调查提纲,并以吴文藻的《论文化表格》为例,比较了纲目式提纲和问卷式提纲的异同。
随后,他介绍了谱系法、亲属称谓调查法和四代人之内不同风俗稳定与变迁等社会习俗的调查方法,同时他还就研究者在田野作业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释。
最后,张泽洪就在座老师提出的“如何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田野调查”、“民族学、人类学调查方法运用与创新”等问题作了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