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道德大讲堂“第二课”开讲
来源:大通社
图文:大通社
发布日期:2014-10-29
巴能强在讲座中
本网讯(通讯员 王旭 见习记者 邓大莉 巩雪/文 朱映成/图)10月23日,学校党委宣传部、思想政治理论课部、校团委共同举办的道德大讲堂“第二课”在科技学院三楼会议厅隆重开讲。人民出版社高级编审巴能强从经典文化的角度分析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部主任谭德宇主持讲座。
巴能强从“文化性格的表层”、“文化性格的深层”、“援仁入礼的文化改造”等五个方面对中国人的文化性格作了详细解释。他还从甲骨文、典籍文化中寻找文化根源,从齐庄公之死和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故事中解析典籍文化中的敬畏思想。他指出,文化性格是指人们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为人处事的风格,并希望中国文化能够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和延续。
讲座最后,谭德宇作总结。他希望当代大学生能够找回中国人文化之根,找回文化自信和道德自觉,使中国人能够达到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富足。
据悉,学校“道德大讲堂”由学校党委宣传部、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和校团委共同举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办发(2013)24号)和中共湖北省委《湖北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的精神,在我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对马克思主义道德体系的理解和认知,提高全校师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该讲堂主要内容包含马克思主义文化与道德理论解读,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与道德传统解读,当代中国道德现实解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解读与宣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