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学院 恩施学院
首页
首页
最新动态
专题推荐
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心灵的感动----我校青年学生与徐本禹面对面

来源:大通社 图文:大通社 发布日期:2015-06-01

\

访谈会现场

\

记者与徐本禹交谈

\

徐本禹回答现场提问

本网讯(记者 吴凡琳 黄杰 通讯员 徐雪芹/文 张瑜/图)5月27日晚,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共青团湖北省学校部部长、省学联副秘书长 、中共十七大代表徐本禹莅临我校,并在行政楼1号会议厅举行访谈会。校团委副书记谢晖和各二级系部的团委书记出席访谈会。

访谈会从徐本禹刚出现在公共视野里谈起。他因一篇发表在“天涯论坛”上的文章《两所山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而被中国人所熟知。在问到是否有想过文章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时,徐本禹说道,当时自己只是想去帮助30多名贫困学生,并让他们引起社会的关注,得到更多帮助。徐本禹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支教经历时表示,上大学时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岩洞小学”的报道,内心产生了去那个地方支教的强烈欲望。谈到为什么会弃研而选择支教的时候,他指出,做一个选择根本不需要太多理由,每个人都应该执着的追梦,虽然追梦的旅程是孤独的,但孤独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当别人不理解、不支持自己的做法时,时间将是证明一切的法宝。并表示,社会实践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是青年人展示人生价值的平台,只有真心投入实践活动的人,才能从中受益。此外,徐本禹还指出爱心、责任心、恒心是青年志愿者应具备的素质。他希望,青年志愿者能与服务对象有感情的交流沟通,将青年志愿者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守在自己的服务岗位上并将服务工作做长做深。“看到曾经得到自己帮助过的人有能力去帮助他人时,我感觉自己是最幸福的”徐本禹说道。

徐本禹对现场观众“如何看待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的提问作出回答。他表示,志愿者精神包括送教育,长才干,做奉献,贵坚持等方面,并强调,在参与志愿者活动中要体现自身价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上一条:我校在湖北省独立学院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中斩获季军

下一条:学校朱保成博士获大西洋数学研究协会博士后基金

联系我们

湖北省恩施市金龙大道湖北恩施学院(西大门)

湖北省恩施市龙洞河路湖北恩施学院(北大门)

招生电话:0718-8965960 / 0718-8438998 (FAX)

投诉电话:0718-8438518 (FAX)

廉洁举报中心

CopyRight © 2024湖北恩施学院版权所有 | 鄂ICP备10014107号 | 鄂公网安备 42280002001073号

站点反馈 QQ:81445005 邮箱:web@hbesxy.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