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来学校作志愿服务交流
来源:大通社
图文:大通社
发布日期:2015-12-19
本网讯(记者 鲁亦雅 通讯员 蔡梦婷/文 陈昆鹏/图)12月16日晚,学校道德讲堂邀请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共青团湖北省委学校部部长徐本禹莅临我校,在科技学院9A405举办题为“志愿服务 与我同行”讲座。学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明波、校团委副书记谢晖、艺术系党总支书记王冕、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党总支书记蔡清万、法学系副主任曹召胜等参加讲座。思想政治理论课部主任罗成富主持讲座。
徐本禹围绕着志愿者必备的“感恩心、敬业心、爱国心”三颗心展开讲座。关于“感恩心”,他结合自身经历从感恩家庭、感恩学校、感恩祖国等方面阐述感恩心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分享自己放弃读研、从事贵州支教、参与津巴布韦志愿服务队的故事,详细讲述如何走上志愿者这条道路,强调当代大学生需要学会对家庭、学校、社会、祖国怀有感恩心。他谈到,求学期间接受各类好心人的帮助改变他的人生轨迹,支教艰苦生活成为其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在津巴布韦1年的志愿服务更是激发他对祖国的自豪感。关于“敬业心”,徐本禹以乡村代课教师高莉为例,播放贫困学生列队为白血病大学生李华芬捐助的短片,诠释了真正的志愿者服务精神—奉献,使在场的教师及学生深受感动。针对困扰志愿者的 “荣誉是什么”、“本职工作和志愿服务可否兼得”、“如何对待工作与家庭”三个问题,他认为,志愿服务是心灵放松的方式,对于荣誉应学会辩证看待,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开展工作的必要因素。
交流环节中,徐本禹向现场学生详细解答了“志愿服务新理念和新途径”、“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性”等问题。他提出,当代大学生应该保持信心,加强团队协作,调整服务的方式方法,结合“精准扶贫”大的时代背景,坚持“走出去”的路线,避免“大”、“摇”、“短”、“全”的服务行为,举办各具特色的服务活动,并长期、踏实、坚定地走下去。
罗成富作总结。他首先对徐本禹为大家带来一场别开生面、富有教育意义的道德讲座表示衷心感谢,强调志愿服务工作与道德提升的重要关系,鼓励当代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创新服务形式,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和服务素质,不负众望。
据悉,学校道德大讲堂主要由党委宣传部、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共同打造的一个校园文化建设平台,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引领师生崇德向善,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工作取得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