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学院 恩施学院
首页
首页
最新动态
专题推荐
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我校召开“双万计划”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研讨会

图文: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9-12-05

常务副校长马凤余为研讨会致辞

副校长王少海主持座谈会

本网讯 12月4日,“双万计划”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研讨会在我校图书馆1号会议室召开,原河南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娄源功,云南工商学院、兰州理工大学、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副校长、院系负责人、教务处负责人,我校常务副校长马凤余、副校长王少海、教务处负责人、各二级学院负责人出席本次研讨会,会议由我校副校长王少海主持。

会上,我校常务副校长马凤余在研讨会致辞,他表示,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湖北民族大学科技学院指导工作,来到美丽的恩施,体会以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受。此次召开“双万计划”“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研讨会意义重大,会议进一步贯彻 “高大轻”战略思想,即提高质量,扩大收入,做轻资产。此次会议将以“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为牵引,突出教学为中心地位,进一步提高认识,抓内涵,突亮点,提品质,促发展。此次会议也是对“双万计划”建设与经验交流的工作启动部署会议,对于我们湖北民族大学科技学院,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院校之间的互相学习,是我们所有事业发展的动力。

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高胜与医学院护理专业负责人向希分别结合学校专业特色与优势,围绕“双万计划”建设所需条件,从专业定位、专业管理、改革成效、师资力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做了汇报。副校长王少海就学校“一流专业”申报经验及建设思路作了总结与分享,他用“五个好”进行了概括,一要选好一个方向,结合专业优势和学科特点,确定主攻方向,带动学科群建设。二要用好各种资源,充分整合和利用与学校合作办学的各种资源,展示学校的办学实力。三要带好一个团队,选好申报建设团队是关键,组建一流专业申报工作组,学习领会上级文件精神,明确工作内容和要求,建立工作联系交流渠道,经验互相学习,数据相互补充,集中力量突破重点和难点。四要写好一份材料,材料是能否申报成功的关键,要突出特点与亮点,充分展示成绩,注重平时积累,要在教育教学内涵建设上多下功夫。五要做好一个沟通工作,材料提交需要全程跟踪,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办学情况和成绩。另外,就一流专业下一步建设思路,王校长还着重从八个方面谈了他的思考与认识。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谢黎明副校长、云南工商学院高卫国、杨万利副校长、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童建副校长分别汇报了“双万计划”申报及专业建设情况,都表示一定高度重视,夯实基础,加快建设,以超前识变,主动求变的精神,抓好“双万计划”的建设工作。

我校常务副校长马凤余发表讲话,他表示,时间紧、任务重,是“双万计划”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的难点。建设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必须坚持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坚持以教师建设为支撑,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课程建设为关键,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条件建设为保障,没有好的师资,没有好专业带头人,提高教学质量是一句空话,“高大轻”的发展战略就很难实现。提高质量,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管理质量、就业质量、招生质量,提高质量的核心在教师队伍、管理队伍,没有核心队伍提高质量就是空谈,扩大收入没有高质量的支撑也是难以实现的。

他结合会议内容重点阐述要抓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一流专业建设工作。一流专业建设体现在专业定位、不同赛道的先进人才培养模式。模式要创新,要实行“做中学,学中做;用中学,学中用;创中学,学中创”的一种模式,体现在差异化和特色化,要区别于传统的本科院校,充分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现在一流师资。培养人才需要的教师,应有社会实践、行业背景、专业技术能力、有强烈改革欲望和掌握新技术能力的老师。体现在先进的实验实训平台,有深度的产教融合组成的共享的实验实训平台。体现在一流“金课”建设。通过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社会实践等五类“金课”建设,结合院校实际情况,必须集中人力物力,突出重点与特色,充分体现课程模式的特点。体现在一流教育理念的教育教学改革,体现于方法、手段和基于学习过程系统化、模块化、OBE的改革。体现在应用能力导向的评价体系。集中于学生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第三方的综合评价体系,体现于成果导向、能力导向、结果导向的评价方法。体现在一流的招生与就业质量。结合就业形势,制定促进名企、创业、升学、考公务员等就业模式,以高质量招生与就业为导向,不断推进招生与就业模式的创新。体现在一流的教研与科研成果。通过不同的赛道,不断推进应用型科研,引导教师开发应用研究科研项目。体现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入国际合作,是一流专业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支撑。二是预算编制工作,一流专业的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只有把预算编制的更合理、更全面、更具有前瞻性,一流专业的建设才能落到实处。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对我校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打造一流“金课”,培养一流人才具有引领作用,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联系我们

湖北省恩施市金龙大道湖北恩施学院(西大门)

湖北省恩施市龙洞河路湖北恩施学院(北大门)

招生电话:0718-8965960 / 0718-8438998 (FAX)

投诉电话:0718-8438518 (FAX)

廉洁举报中心

CopyRight © 2024湖北恩施学院版权所有 | 鄂ICP备10014107号 | 鄂公网安备 42280002001073号

站点反馈 QQ:81445005 邮箱:web@hbesxy.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