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学院 恩施学院
首页
首页
最新动态
专题推荐
教学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动态 > 正文

从“被动听”到“智慧学”!湖北恩施学院AI+超星,打造教学新生态

发布日期:2025-10-11

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正不断重塑高校育人生态。为积极响应学校教学信息化升级战略,湖北恩施学院以超星AI智慧教学平台为支撑,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优化教学流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字化课堂新样态。

目前该平台已全面上线,深度融入日常教学、学情管理与质量监控全过程,标志着学校在破解传统教学痛点、构建数字时代教育新生态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且关键的一步。平台运行以来,在多学科教学场景中成效显著,一线教师积累了大量可复制的实践经验,学生学习体验与教学质量同步提升。

01

教学模式深度融合

打造“以学为中心”智慧课堂

为推动课堂从“以教为主” 向 “以学为中心” 转型,湖北恩施学院将BOPPPS、分层教学等教法与超星AI智慧教学平台深度融合,破解了传统课堂 “学情难把握、互动覆盖低、反馈不及时”的困境,让学生学习过程更精准、更高效。

临床医学院王润萍老师在《妇产科学G》课程中,依托平台将课程拆解为 “基础理论 — 案例分析 — 实战模拟”3大模块、48个精细章节,配套上传 66 份教学资料(含 28 个视频微课资源、38 张解剖图谱),并设置3套梯度测试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选择适合的学习路径,实现因材施教,这种分层推送的资源组织方式,有效支持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课堂上,她通过“趣味案例导入 — 学习目标明确 — 前测摸底 — 多元互动(投票、抢答、分组讨论)— 后测检验 — 总结复盘” 的闭环设计,让课堂节奏紧凑、参与感强。“以前觉得医学知识枯燥难记,现在通过平台的互动环节,能跟着老师一步步拆解难点,前后测还能帮我及时查漏补缺。” 一名大一学生反馈。

财经政法学院的刘聪老师在《税法》课程中,活用平台“知识图谱” 功能,将零散知识点串联成逻辑网络:“系统会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自动生成个人知识图谱,标注“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专项附加扣除”等知识点薄弱模块,还能推荐关联案例,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知识体系。” 数据显示,该课程学生知识点掌握率较传统教学提升 35%,课堂走神率下降 60%。

02

数据驱动精准施教

释放教师教学创造力

超星智慧教学平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为教学全过程注入智能化动能。其内置的AI智能推荐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与能力水平,自动推送适配的学习资源和习题,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

AI作业批改与反馈系统支持主观题、客观题的智能评阅,并自动生成错题分析与学习建议,极大减轻教师批改负担,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知识薄弱点。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的贺申泰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向娜老师等一线教师,通过平台实现“课前 — 课中 — 课后 — 学情”全链条智能化,教学效率与针对性显著提升。

作业批改与反馈环节,贺申泰老师在《土木工程测量》课程中启用AI 批改系统,不仅能快速评阅客观题,还能对议论文进行智能分析:“系统会标注测量数据错误、逻辑漏洞,甚至给出‘实验数据单一’等改进建议,批改效率比人工提升5 倍。以前改一个班的试题要4小时,现在半小时就能完成,还能生成班级错题报告。” 针对报告中 “水平仪测量数据不精准”的共性问题,他增设1课时专题训练,结合AI推送的“梯度练习题”,2 周后该问题解决率从 38% 提升至 91%。

学情预警机制则成为向娜老师的“教学助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平台会实时分析学生出勤、视频观看进度、作业完成度等数据,一旦发现 “掉队” 学生(如连续2次未提交作业、知识点测试正确率低于 60%),会立即推送预警信息。“以前要等到期中才发现学生跟不上,现在能提前干预。比如有个学生多次漏看‘唯物史观社会基本矛盾’视频,我通过平台推送微课和一对一辅导,准确掌握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平时成绩从 60 分档提到 85 分”向老师说。

此外,平台“24 小时智能答疑” 功能解决了课后辅导时空受限的问题,将师生互动从课上延伸至课下,建立起全天候、多形式的交流渠道。文化与传媒学院杨扬老师在《民间文学》课程中高频使用“主题讨论”和“随堂练习”功能,打造师生思想碰撞的“主阵地”。“学生愿意在平台上提问、发言,这正是将理论教学的传统课堂从单向输出转向双向互动的体现。”一名学生表示:“课堂上没来得及问的问题,在平台上能得到老师及时回复,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据统计,该功能上线后,学生课后提问量增长 55%,88%的学生反馈答疑内容比课本更易懂。

03

规范建课与经验

共享夯实智慧教学基础

为保障2025年秋季学期超星智慧教学平台的顺利使用,确保超星平台应用的规范性与高质量,湖北恩施学院组建“智慧教学建课团队”,通过专题培训、示范课演示等形式,帮助教师掌握建课技巧,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团队骨干贺申泰、宁檬老师从全校教学实际需求出发,根据整体培训计划统一内容标准与流程安排,针对不同学院教师在平台使用中的共性问题与典型需求,精准赋能系统讲解平台完整建课流程到高阶功能运用,为后续教师在超星智慧平台标准化建课流程的全面推行,切实筑牢了智慧教学改革的前期根基。

智能工程学院焦洁老师说:“之前自己摸索超星平台建课时,总在‘章节资源分层上传’‘实训任务与测评关联’这些细节上卡壳,尤其是不知道怎么把课程的微课视频和课后实操作业精准绑定。反复看了贺老师的演示视频后,从设置章节权限、添加智能评分规则,到关联实训案例库,每一步的操作逻辑都理清了。现在不仅能规范搭建完整的课程框架,还能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在平台上精准推送针对性资源,学生课后找资料、做练习都更有条理,这为后续开展项目式智慧教学打下了特别扎实的基础。”她还在自己的课程中融入“闯关式学习”:学生需完成前一章节的活动才能解锁下一章节,教师则通过平台 “进度统计”“ 功能实时追踪” 这种设计让学生学习更有目标感。

04

数智生态多维建构

筑牢智慧教学改革根基

湖北恩施学院以超星智慧教学平台为核心,从实践教学、跨学科协作等维度构建数智生态,让智慧教学覆盖“理论 — 实践 — 评价” 全环节,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搭建桥梁。

在实践类课程中,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向鹏飞老师的《C4D》颇具代表性。他引导学生通过平台“图片上传” 功能实时展示设计草稿,开展同伴互评与教师点评;实训环节则结合 “虚拟仿真设计” 模块,学生先在线完成海报建模与色彩调试,再进行实体印刷。“平台记录了从草稿到成品的全过程,学生既能回看修改轨迹,老师又能完善过程性考核机制,能有效保存过程性评价,同时也为学科竞赛奠定了前期基础。” 向老师介绍。

05

智慧平台装上“数字引擎”

助推教学质量跃升

超星智慧教学平台中的AI功能全面应用,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更让教学管理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为教学质量提升装上 “数字引擎”。

“平台中的AI辅助教学功能强大,任务引擎、AI实践能统计各个维度的过程数据,特别是AI学情分析可以精准掌握学生学习成效的实时数据,从而能获得具体量化师生互动频率与学生知识点掌握率的数据支撑。” 学校教务处刘俊娥介绍。对学生而言,平台则是个性化 “学习导航”。“我基础弱,以前上课总跟不上。现在通过平台反复看微课,哪里不懂就针对性学,AI还会推荐适合我的练习题。比如‘生理学’的‘有氧呼吸’章节,我看了 3 遍视频,做了 20 道题,该章节测验考了 90 分。” “老师还会根据平台数据给我单独建议,感觉自己被重视,学习更有信心了。”一名健康学院大二学生坦言。

作为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积极践行者,湖北恩施学院通过超星智慧教学平台,实现了“大规模因材施教” 的教学理念落地。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平台与课程的融合,完善校本资源库与教师数字素养培训体系,为培养适应数字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持续赋能,努力打造地方高校智慧教学改革的 “恩施样板”。


来源| 品牌传播中心、教学质量保障中心

统筹| 万希羽

编辑| 翁司倩

审核| 于 超

签发| 陆 玲

联系我们

湖北省恩施市金龙大道湖北恩施学院(西大门)

湖北省恩施市龙洞河路湖北恩施学院(北大门)

招生电话:0718-8965960 / 0718-8438998 (FAX)

投诉电话:0718-8438518 (FAX)

廉洁举报中心

CopyRight © 2024湖北恩施学院版权所有 | 鄂ICP备10014107号 | 鄂公网安备 42280002001073号

站点反馈 QQ:81445005 邮箱:web@hbesxy.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