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硕果累累,我校科研战线传来喜讯——由基础医学院吴昊副院长指导、2024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王怡然同学作为第一作者完成的综述论文《Advances in Drug Research Targeting Neutrophils for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于国际知名期刊《Current Rheumatology Reports》正式发表。
该期刊由Springer出版,创刊于1999年,2023年影响因子达5.9,稳居JCR Q1区、中科院二区,是风湿病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权威期刊。其内容涵盖从分子机制到临床诊疗的前沿进展,荟萃全球顶尖专家观点,兼具学术深度与临床价值,实现我校学生以一作身份发表SCI综述零的突破!
图1:《Advances in Drug Research Targeting Neutrophils for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发表在《Current Rheumatology Reports》期刊上并被PubMed收录
该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科技局以及湖北恩施学院联合资助。我校副教授吴昊为论文通讯作者, 2024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王怡然为论文第一作者,湖北恩施学院医学部为论文第一单位。这是我校建校以来由学生担任第一作者首篇发表的SCI综述,同时是我校做为第一单位首次在中科院二区SCI杂志中生师共同协作所发表的综述论文。体现了我校在推动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产学研协同方面的积极成效。
图2:中性粒细胞干预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图
该综述首次把“中性粒细胞”从类风湿关节炎的“配角”推上“主舞台”,系统梳理了其在滑膜微环境里的促炎、破骨、抗原呈递三重身份,并盘点出十余个已进临床/动物实验阶段的靶向药物;既为老药(JAK、BTK 抑制剂)找到“中性粒细胞依赖”新机制,也为 First-in-class 的 CXCR2、PAD4、NETs 降解酶等候选靶点写下“路线图”。
图3:论文第一作者王怡然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工作
图4:王怡然与其他同学进行实验交流
王怡然同学作为本论文第一作者,展现出优秀的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她不仅专业成绩优异,还作为队长带领团队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全国铜奖及湖北省“挑战杯”三等奖,是我校创新育人成果的生动体现。
图5:王怡然作为队长带领团队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药学中医药赛道国赛总决赛中取得了铜奖
荣誉背后,既有学生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悉心培养与导师的默默付出。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吴昊副教授在日常教学、行政工作之余,仍投入大量时间指导学生科研,从选题立意到论文修改,从实验设计到稿件回复,事无巨细、倾囊相授。他用每一个深夜的灯火,为学生照亮前行的路。
图6:吴昊老师认真指导学生进行创新研究工作
王怡然同学的脱颖而出,是我校坚持“以父母之心育人,帮助学生成就梦想”办学宗旨的生动体现,彰显了学校“正德至善、为学至精”的育人成果。作为坐落于世界硒都——湖北恩施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我校始终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性办学定位,构建了以医学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学校不仅拥有省级一流专业4个、省级一流课程27门,更建有30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和3所附属医院,为学生提供坚实的实践平台。
近年来,学校办学成效显著,2024年跻身全国民办百强高校,获评“中国一流应用型大学”;学生在全国“互联网+”、“挑战杯”等竞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奖项1300余项。此次科研成果的突破,正是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典型例证——通过“产教融合、卓越培养”的育人机制,培养具有“一实两强三高一新”特质的应用型人才。
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立德树人,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举“数字”旗、打“健康”牌、显“民族”色,朝着建设“省内知名、国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新型应用型大学”的目标稳步迈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来源| 基础医学院
统筹| 万希羽
编辑| 谭钧天
审核| 于 超
签发| 陆 玲